變遷前,重新在土瓜灣遊樂場

Posted on Posted in Press
飲食男女報導

撰文:姚敏惠

攝影:陳秉謙

日期:2017-06-22

 

土瓜灣,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地方?它在作家西西的眼下,昔日是有「種瓜種菜的農田」。

在樂隊My Little Airport的眼中,已成為「只希望沙中線的那個站,可以起得更慢,再貴的租我已不能負擔。」。

但在一些小朋友的印象中,這裹牛棚沒有牛,還有個遊樂場,母親推著粉紅色海豚車經過… …

公共空間的探索

土瓜灣一直在變,由6-70年代工業發展,到8-90年代舊機場關閉加工業沒落。大家只覺得這兒佈滿唐樓,還有不少車房,因為租金較平,住滿國內、南亞的新移民。而隨著地鐵動工,近年出現不少豪宅,地價一直升,重建計劃也終於來到。

關注土瓜灣保育的藝術家王永棠說:「跟其他重建區不同,這裹大部分居民都想離開。因為區內許多60年代䶢水起的唐樓,結構不穩時常要維修。但離開了,生活就一定變好?」

為了探討何謂公共空間、生活,在土瓜灣重建前,王永棠跟一班區內區外的藝術家進行名為「土炮遊樂場」的計劃,過去一年時間尋找區內的可能性,找師傅找街坊合作,把區內看似沒有價值的垃圾,重新再造,但不是要做成藝術品,而是實用的工具、玩意。

「土瓜灣可算是工藝之地,過去有工廠,亦有很多手作行業,像五金、裝修、車房等,集合了不少身懷手藝的師傅。」這些「輕工業」亦帶來很多物料,如車胎、卡板、紙皮和舊布,棄置了很可惜,若用來變成曲高和寡的藝術品,又好像難以引起人的共鳴。

住在九龍城的蔡太,特地帶囡囡來玩,順道能學到創意、環保知識就更好。

牛棚的後方活化成公共空間,花了差不多一億,但內容真的是市民需要?

玩,無分大人細路,父母也在此尋到樂趣。

附近垃圾房被藝術家們形容為垃圾山,通山都是藝術的素材。

遊樂場放滿從社區回收來的物料,從玩樂中認識這個社區。

任由孩子以角度去玩,其實也是一個創作過程。

王永棠卻有個點子。他找區內的工藝師傅幫忙,將車胎變成小朋友的競技場,卡板做攀爬架,木板木盒成為搖搖板,一輛超級市場的手推車沒有用?就將其改裝,加木板燈泡成為海豚車,家長可推著小孩四處走。

這些好玩的裝置更放在牛棚藝術村,像遊樂場一樣,讓街坊們可以一起玩。

「玩,也有好多方法,尤其小朋友,他們很有創意,所以我們沒甚麼規則,只放滿工具、物料讓他們自由發揮,家長也可以動腦筋協助。」王永棠說。

這個「遊樂場」一來可連結到附近街坊聚集,遊玩,而街坊又可參與創造「遊樂場」的設施,一改我們對公共空間的概念。

原來牛棚後方亦將開放,活化成公共空間,王永棠希望大人細路一同思考,我們是不是可以決定空間是怎麼的?有甚麼可以玩的?而不是永遠在既定的方式之中。

參加計劃的藝術家鍾惠恩也說:「升級再造,不一定要把廢物變成為產品,也可以成為原料。」所以遊樂場的展品再循環,如紙品變再造紙,既不浪費,又可以成為生活所需。

王永棠形容土瓜灣有點慢,不同國籍的街坊,都可以一起參與社區活動。

MUDwork的鍾惠恩覺得土瓜灣有種包容性,手作工作會被認同。

被忽略的十三街

牛棚另一邊,就是車房林立的十三街。

說到土瓜灣的工藝,必要提牛棚對面的十三街,實質是11條以鳥獸命名的街道,霸氣十足。全是50年代興建的唐樓,內裏有200多間跟汽車維修相關的店鋪,屬土瓜灣獨有的風景。

「十三街有很多師傅,比後生仔女更青春,做事仍會咬住唔放,身懷手藝,卻不自覺獨特,所以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他們,也認識這快將失傳的工藝。」從事社區保育工作的盧樂謙,是「土炮遊樂場」的其中一位參與者,特別喜愛傳統工藝,他在鳳儀街開設青春工藝,有感土瓜灣將會重建,很多獨特的風景必會消失,便與拍檔翁詠恩一起辦工作坊,找來區內的木工、白鐵、花牌師傅,向街坊分享手藝,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行業。

「社區不是營造出來,而是我們如何融入當中。」阿謙與拍檔之前從未踏足過土瓜灣的十三街,現在跟街坊店主已打成一片,因為大家時常互相幫忙,年初他們跟街坊成立「濃情機鋪」,就是為了聯誼,在牛棚前空地一起打機、一起唱K,交流工藝,以及分享各自對重建、社區的看法,大家也認識不少身懷絕技的街坊。

其中一位街坊就是Woody,30多歲,在九龍城長大,現居土瓜灣,他從事水電維修,木工等工作,工作以外,還隨身帶備工具收拾舊物,以為他是個收賣佬。

Woody謙虛地說:「只是收集者。」原來他特別喜歡收集和研究各種工具,放滿400呎的空間。有時找到有用的零件或器具,就會轉贈給不同的師傅。「這區一直都有不同工業,時常都會回收到不同年代的工具零件。」

回收,原來也是土瓜灣的生活常態,牛棚前時常有人放一堆舊物,轉眼就會被人收走。所以今個夏天,阿謙把Woody這位社區收藏家介紹給一班HKDI園景建築高級文憑的學生,讓他們一起辦社區展覽。除了給師傅一個肯定,也希望讓土瓜灣、十三街外的人,進來看看這個獨特的社區,他日重建消失了,就無法回收重組。

「土瓜灣重建計劃如火如荼,但關於保育和記錄,好像不足,希望透過各式活動和展覽,讓更多人了解這裏的特色和過去。」阿謙滿腔熱血,已找人寫一個遊戲程式,這個game將會圍繞土瓜灣的一切,甚至有本土味道;遊戲不日出街,但構思和意念,教人期待。

青春工藝在車房堆中,並沒有格格不入,反而成為與區外人連接的窗口。

學生初入十三街,認識Woody,初次接觸香港的另一種生活。

Woody隨身配備萬用刀、六角匙和星批,在土瓜灣尋寶。

木工,是Woody最喜歡的工藝,時常跟藝術家合作。

左起:Woody、盧樂謙、翁詠恩

像他最近看到士多的招牌,就去尋根找主人,問過許多街坊才知道原屬在城南道的老士多。

濃情機鋪進行聯誼,也在籌錢推出以土瓜灣為主題的遊戲。

3,499 total views, 1 views today